孙达武:大医精诚,智圆行方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12日文: 张觅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院(湖南省中医院)骨伤科,81岁的孙达武教授仍在坚持临床坐诊,看病开方。2014年,已是孙老走上医学道路的第65个年头,他一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为湖南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第二、三、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家学渊源:勤求博采妙手仁心

孙老出身于中医之家,其父是当地名医。他16岁失学,从父学医,尽得家传。后来,为了提高医术水平,孙老考入湖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即湖南中医大学前身),进一步系统学习医学理论,1959年毕业分配至省中医院骨伤科之后,他又拜骨伤科泰斗张紫赓为师,得其衣钵。张老高祖曾拜清廷中御医为师,医术精湛。师父曾传授正骨秘诀:“先识骨骼辨体形,察形摸骨认得清;临证整复施以法,手随心转接骨灵。”

孙老勤奋好学,尽得真传,且医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总结师父之理论为四点“功能为首、时间为金、肿痛为警,从瘀论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发扬。后师父得病,还是孙老亲自给师父诊病开方,得其高度肯定。

2003年,他70岁退休之后,仍然每周一到周五上午于附二院坐诊,虽然专家号是有限定数量的,但孙老每天看的病人数都超过了限定数量。很多病人或是朋友介绍,或是网上查询,远道而来。除了省外人士,还有国外的华侨华人慕名而至。为了更好地诊断病情和治疗病人,孙老经常延长坐诊时间。“有时候忙起来,只得请夫人中午送饭过来。”孙老说。除了坐诊,孙老也积极参加一些医院里的会诊,研究并指导疑难杂症治疗方案及对策,以带动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翻开孙老会诊的记录本,仅4月29日一天就有四个会诊。

悬壶济世:手法精妙不须手术

中医治骨伤,主要靠手法,其次靠药物。中医正骨是功能复位,治疗后完全能恢复功能。省内能进行中医正骨的老中医目前仅有数十人,孙老即是其中的顶尖高手。多年来病人送给孙老的锦旗已有上百面之多,上书“华佗再世”或“今之华佗”、“妙手回春”之类。孙老欣慰地表示,这是病人对自己医术及医德的肯定。

曾经有一个病患,总是胸口疼痛,去了不少医院作了各种常规检查都找不出确切病因,后来便到孙老这里看病,孙老经诊治,很快检查出他是胸椎5/6椎间盘退变,通过手法按摩,症状消失,病人即痊愈。还有一位病患,脑震荡痊愈一年之后又复发头痛头昏,外院求治难以治愈,于是辗转打听,求治于孙老,孙老发现是颈椎问题,于是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病人康复如初。

孙老的宗旨是,能不开刀尽量不开刀,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痛苦。曾有一位来自于海南的少年病患,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多家医院诊治要用石膏固定并待创口愈合后开刀。孙老接诊之后,先将关节复位,夹板开窗以利换药再进行矫形外固定,一个月后即可撑拐下地负重行走,患者免受了开刀之苦。另有一位病患,肋骨骨折并血胸已月余,其他医院诊治结果都是要开刀并扩胸,孙老给他开了含柴胡、赤芍、甘草、当归、枳壳等15种中药在内的方剂,以行气化瘀,病人2010年4月26日服药一直到6月28日,复查胸角锐利,病愈。

现在在孙老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块“中医世家、正骨大师、医德高尚、惠济世人”的匾牌,是他喜庆八十大寿时,湖南省原省长陈邦柱欣然题词的。

精研学术:学贯中西著作等身

孙老认为,将来骨伤科学的发展,必须走中西结合之路。于是他便深入钻研传统医学相关文献理论,方药病案,兼攻现代骨科学。正骨手法方面,孙老主张“循其旧道”。在继承蔺道人的正骨五法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正骨八法,以及其师张氏家传正骨手法的基础上,又学习尚天裕教授的中西结合新正骨十法,对新鲜踝部骨折的治疗,由于掌握了距骨的核心作用,复位与固定有其独到之处。脊柱相关疾病方面,孙老根据经络学说、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特点,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采用循经逆推检查法,诊断治疗椎源性疾病,并取得较佳疗效。所撰写的《椎源性疾病与按摩治疗》,获得较大影响力。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方面,孙老根据膝关节局部解剖与生理功能特点,采用补肾活血法,取得了显著效果。他的论文与论著多次获得省级科技奖项。

几十年来,孙老公发表论文40余篇,编著有医学书籍10余部,其中主编湖南省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考指导丛书《中医伤科学》;参编《中医实习医师手册》;《临床必读》(中国中医出版社1993年1月);《现代老年骨科全书》;《中医临床实习手册》;(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骨伤科学》;《临床痛症诊疗学》等,可谓是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由于多年来成绩卓越,1991年获“全省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省“十佳”医务人员称号与“省优秀教师”证书;1995年省高教工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97年获全省卫生系统“四满意”服务竞赛先进个人称号;1999年12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现在,每个星期周一到周五,孙老上午坐诊,下午就在办公室撰写论文。他想把自己多年所积累的的临床治疗经验和理论总结出来,要把这些变成白纸黑字,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让中医药惠及更多的人。孙老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对我来说,写书立说第一位,穿衣吃饭第二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传承之志:重视人才倾囊相授

孙老以“大医精诚”为座右铭,并有“活着的白求恩”之称。他言传身教,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和带教年轻医生上。孙老认为,“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并以“智圆行方,胆大心小”的格言要求弟子。

他临床带教的88、89级骨伤硕士研究生罗佩强、张三康,92级骨伤硕士研究生谢林、李晓声现均为博导。他所培养的弟子谭兴无,是全国第二批学术继承人,现在英国伦敦行医,在当地有较佳口碑;孙绍裘、王勇、吴官保、周昭辉、孙绍卫分别是全国第二、三批学术继承人;现在带教的两名弟子董克芳、谢义松,也是全国第五批学术继承人。此外,他还培养了进修医师90人。

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孙老从不留一手,而是倾囊相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学生的要求,孙老特别强调其医术与医德,“要打好扎实基础,须知万丈高楼平地起;要重视医德,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多为病人考虑。”

他要每一位弟子都认真学习《医史》中的《东垣老人传》。《东垣老人传》是记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李杲一生高贵的品行,“他为人忠信笃敬,慎于交游,因母病不治而拜名家张元素为师学医,其后做过济源县税务长官,民感时行疫厉,他为此忧心,废寝忘食,终于研制出一个药方救民于水火之中。后则潜心医学,著书立说,终成大家。”他选择继承人是为了“传道”,而“传道”又都是为了天下后世。孙老希望,弟子们能学习李杲的高贵品行,亦能懂得自己的苦心,能将“医道”代代相传下去。

关闭

相关新闻

学校微博

最新图文

近期热点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  |  邮编:410208  |  电话:0731-88458000 88458111(传真) 湘ICP备05002960号 |   技术支持:恒远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