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青年学子们以各种形式参与着各地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他们在防疫卡点排查登记,在街头巷尾劝返宣传,在楼道走廊清洁消毒,建起了一座座“先锋岗”“示范岗”“流动哨”,勇当抗疫前线“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在各自的志愿服务岗位和工作中积极作为,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抗疫”纪实故事吧。
中医学院2018级中医拔尖人才班本科生梁妍:用责任谱写奋斗青春

2020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彻底打破了新年的喧嚣与祥和,也打乱了梁妍所有美好的寒假计划。在家里,她焦急地看着日益增长的数字,听着新闻里的各种播报,心急如焚。作为一名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始终萦绕在她的耳畔,看着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奋不顾身前往支援武汉,她自愿申请到玉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担任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应急联控及疫情宣传资料编制工作。
工作期间,她每天第一时间整理好来自20个乡镇、90多个自然村上报的各类疫情信息,从未延误出错,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最直接的决策依据。她充分发挥自己在绘画设计上的优势,积极承揽了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宣传资料的编制工作。看着她制作的宣传折页、海报,被分发到全县的大街小巷,甚至传播到相邻县区,梁妍欣慰的说:“只要有人能看见、能看懂,能多了解一些新冠肺炎的预防知识,我就没有白忙一场”。
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旷逸凡:渺小的伟大

2月1日,在听闻株洲市芦淞区南苑社区因部分工作人员生病请假而急需志愿者的消息后,旷逸凡主动联系社区报了名。在16天的服务期里,旷逸凡在小区门口对进出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劝阻他们尽量少外出,外出时要戴口罩,回到家要洗手,勤通风;对社区辖区内的店铺进行巡查,确保辖区内除大型超市外的店铺都关好了店门;对居民楼及城乡结合部村进行挨家按户上门排查工作,确认是否有年后返乡以及往返过湖北的人员并及时登记;协助南苑小区整理编制居民出入登记表资料并登记发放居民出入通行卡。时间一天天流逝,他就像一个大机器上的小齿轮,不断地转动着,默默地付出着,获得了社区的高度评价,并给学校寄来了感谢信表示感谢。他常说:“在这个疫情大考之中,我是真真切切的想要去为国家做点什么,有这样一个好机会我怎能不把握住。”
湘杏学院2017级中医专业本科生何欣:退伍大学生奋战在社区一线

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在疫情尚未大规模爆发之初,何欣便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村里做好疫情期间的健康防护等宣传工作。并主动加入永州新田县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负责对上级推送的疫情高发省市返乡数据梳理汇总,仔细甄别并核准查实,避免返乡人员接触面扩大。
2月1日,在得知永州市新田县出现第一例冠状肺炎患者,她主动联系相关部门,积极承担起本村对外来人员劝返、进出人员体温测量,健康状况询问等工作并认真做好详细记录。特别是村内一些还未意识到疫情严重性而依旧拒戴口罩、扎堆唠嗑的老年人,她都会耐心上前劝说,并告知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及最新动态,向他们普及防疫措施等。
“疫情爆发以后,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投入了疫情防控当中,他们的行为彰显着学医人的无畏和奉献。作为一名医学生,能够以志愿者的身份,为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抗疫力量,感到无比自豪。”何欣说道。
中西医结合学院201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张津玮:做村组最有力的战“疫”后盾

张津玮所在的天津市蓟州区委响应党中央号召,在每个村口设立临时劝返点。作为村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主动报名了志愿者,几根钢管搭建的卡口成了他除吃饭睡觉外最常去的地方。出入登记、量体温、向人们解释、播放广播等工作,他每天要反复做上无数次。他耐心地向前来拜年的非本村居民解释疫情的严重性,并劝他们返回,被劝返的居民有时会恶语相向,他也会觉得十分委屈,但他知道一旦他放人进去,就相当于给全村的健康安全增加了一份风险。
北方的冬末春初,冷得非常,轮到张津玮值夜班的时候,寒风吹透了塑料布搭建的棚子,吹的他瑟瑟发抖。但是张津玮和大家仍然斗志昂扬地在寒风中坚持。在难熬的夜晚,他会给年长的志愿者讲他所知道的湖南风土人情,给同龄的伙伴们讲学校的趣闻趣事。
病毒可怕程度大家有所见识,不等全国疫情全部结束,我们的工作就还没有结束。2月24日复工复产,蓟州区推行使用健康证扫码进入村庄,村民们的防范意识开始松懈了,但身为医学生的张津玮认为疫情虽然不像之前那么可怕,但大家还不能掉以轻心。他叮嘱其他志愿者,复工复产不是让我们放松警惕,还是要注意非本村居民,特别是外地来访人员。他在心中默念,只要有志愿者在,乡亲们就有最强有力的保障。一定要做好村口保卫,保卫住乡亲们最重要的“家门”!
第一附属医院研究生会、第二附属医院研究生会:多方筹措爱心资源,全力援助一线战“疫”

面对疫情迅速发展、前线物资紧缺的情况,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研究生会分别发起了爱心募捐活动,得到积极响应后,各自募得善款35181.09元和8224.25元。附一研会用所得款项购买了10000双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一次性橡胶手套和950副护目镜,而后赠与湖北省内多家医院;附二研会成员直接联系相关厂商和湖北物资告急的医院,采购了10000余双医用一次性灭菌橡胶手套,并于第一时间定向捐赠至武汉2家医院以及湖北省内其它急需物资且关注度较少的6家医院,为解前线抗疫燃眉之急贡献了一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杏林学子们正在用自己的“硬核”行动在不同的岗位上展示着独有的青春锋芒,在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