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上午,人文与管理学院所有教职工党员以“课前三分钟”的特殊形式,将清明祭英烈主题融入当天的课堂教学中,以表达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与缅怀之意,并号召学生们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师生的爱党、爱国意识。
老师们或是讲述革命先烈的家训,以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无私博大的胸怀;或是从《拉贝日记》电影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让学生感受新旧南京、新旧中国的巨大变化; 或是讲述抗击非典英雄、无国界医生组织里中国医生的先进事迹,提升医学生救死扶伤、勇于奉献的职业信仰;或是讲述在凉山森林大火中牺牲的英雄故事,激励青年学生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和志向。
“虽然这次教育活动只有短短的课前三分钟,但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深受感染和启发。小组同学在创意海报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充分讨论、寻找素材。通过查阅大量史实资料,让我们对革命先烈的认识和崇敬更加深刻,由此浸润了更深、更多的教育”。2016级市场营销1班的学生张加奇说。
人文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章小纯介绍,为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学院构建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此次活动便是利用清明节这个特殊纪念日通过课前三分钟,或由老师讲述英烈故事,或由学生分享展示红色家书、营销策划、公益广告创意等方式师生共同参与,这既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创新。
据悉,人文与管理学院近期还将启动院领导课程思政示范课、全院课程思政大研讨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比武等系列活动,积极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