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知识竞赛每日一题(每日更新增加)

发布日期:2011年04月26日文: 尹勇  来源 : 湖南日报(电子版)

编者按:为扎实推进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和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掌握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大力营造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的浓厚氛围,根据《湖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知识竞赛总体方案》的要求 , 从今天开始,本网开辟“学习的力量——三新知识竞赛:每日一题”专栏,每天刊发一个竞赛题目和相关答案(共100 题,每日增加),供大家学习。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00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时代化就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一是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三是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大众化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最终归宿,也是创新理论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要坚持大众视野、群众观点,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关注大众的需要和诉求,解答大众的思想疑问和困惑,把立足点放在服务人民大众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002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一科学论断,既充分肯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史功勋,又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之间,既有历史递进性,更有内在统一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孕育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为实现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正是在这样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上进行的。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003 )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历来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七大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就是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对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鲜明有力的回答。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条道路,又是一种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艰辛探索开辟出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00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如果说,在鸦片战争以来160多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找到了救中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那么,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则通过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一条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00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 3 大基本问题而展开、深化、不断丰富,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 160 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006 )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 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之奋斗。这个共同理想,既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员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007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振兴中华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1840 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种种努力和探索。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在不断失败又重新奋起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步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中国制度模式的强大生机活力,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宣扬的不照搬西方模式就难以强国富民的神话。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008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我国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上取得了新的重大认识,为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 009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国人民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将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统一意志,共同团结奋斗。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主线。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与引领。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010 )

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同时并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能不能包容和整合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要求。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识,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影响力。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不是随波逐流、无所作为,而是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引导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011 )

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所做的新的科学概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以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基础,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一个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这些新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和整体上的先进性。无论客观环境和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党都要始终坚守其阶级属性。我们党在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同时,必须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她与生俱来的本质特点之一,是她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个内在根据和要求,也是她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一个必然选择。我们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必要前提;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必然要求。“两个先锋队”的新概括,将党的历史地位、根本宗旨、执政使命融入于党的性质,实现了党的阶级性、代表性和先进性的高度统一,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012 )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都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再一次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问题,要求我们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破除那些不适应形势发展、不符合人民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努力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013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多样性,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和有效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政治核心,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团结、凝聚和带领人民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当代中国,既能够最广泛地集中民意,又能够最普遍地发扬民主,从而能够担当起这一重任的政治力量,唯有中国共产党。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近代以来的中国政治发展史证明,中国只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开启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进程。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形式,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当代中国,无论是党的领导还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缺一不可,三者有机地结合于人民这个行为主体。我们党将执政与为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从根本上建立起了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血肉相连的关系,从本质上体现了党执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规律和价值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014 )

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深刻理解和实践这一科学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政治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不同性质的国家,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政治制度上,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立了与国体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能够把 13 亿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第二,实践“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科学论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要加强法制建设,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努力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把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015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016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因为党内民主是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政治原则,发展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党内民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又深刻阐明了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的政治参与热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党内民主的状况直接影响社会民主的状况,党内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程度。因此,“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017 )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对国内外政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需要,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需要。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要求我们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适应时代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各方面建设成效最终都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018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我们党是以组织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正是通过遍布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和各个单位的党的组织,我们党才成为一个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整体;各级党组织是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在各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按照以学习为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为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为提高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的要求,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才能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的。

必须自觉划清四个界限,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019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自觉划清“四个界限”,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四个界限”分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四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明确提出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以及教条主义的本质区别在哪里,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大问题。自觉划清“四个界限”,才能真正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020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决定的。我们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落后的小生产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021 )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把注意力放到研究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来,不要因纠缠于抽象的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而贻误改革的时机,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022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其重要意义是: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历史范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个国家内一般只能有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新话,是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023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又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正因为市场经济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024 )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025 )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高度概括。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总结中国共产党 80 多年的历史经验,党的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当好“三个代表”。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当好“三个代表”。只有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标和方向去建党,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才能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考验,真正发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作用。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的问题。先进生产力是执政的物质基础,先进文化是执政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人民群众是执政的群众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内容、执政的任务和执政的要求。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掌握好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基础,稳固执政地位。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始终是与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做了新的提炼和概括,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党的先进性根本上就表现在“三个代表”上,党是否切实保持了先进性,也要以“三个代表”为标准来衡量。只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我们党的力量就不会枯竭,党就会永葆青春与活力。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026 )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这一根本要求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对这样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去对待、以与时俱进的方法去研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去贯彻,既要全面把握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紧紧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三个代表”、自觉当好“三个代表”、坚定维护“三个代表” , 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第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一根本要求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集中表现。从最直接的意义上说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就是着眼于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无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还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必须以保持和弘扬党的先进性为前提。第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存亡的根本因素。一个政党能不能执政,尤其是能不能长期执政,归根结底取决于它是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把党的执政实践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人民群众的拥护密切地联系起来,从而抓住了治党治国问题的本质。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027 )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028)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第二,发展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029 )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必须紧紧抓住不放松。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全社会范围来说,要真正做到比较充分地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愈益充分地得到实现。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030 )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强调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才能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才能长期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住了发展的规律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全面理解和把握其基本内容,防止片面性,防止绝对化。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031 )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要从我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就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032 )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根据十六大报告关于“社会更加和谐”的论述,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与把握,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构成要素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各要素之间又相互影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内涵和要求是不一样的。物质文明所体现的是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相依存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精神文明所体现的是科学、文化、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政治文明所体现的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是反映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和谐社会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合力和体现,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033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这一要求,既要把握好“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又要把握好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决定》重申了这个总体布局。在这个总体布局中,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党的组织建设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和肌体健康,既为党的建设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又反映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成效;党的制度建设为党内生活提供运行机制,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决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这是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严格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规定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既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党的建设成功方法,又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借鉴外国执政党建设的有益做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034 )

党的十七大要求:“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第一,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益价值。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第二,要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优长。积极适应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择善而从,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又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信念和原则,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第三,要善于从时代伟大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深入研究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敏锐发现社会变革的风气之先,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使中华文化更好地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035 )

“软实力”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 1990 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近年来,软实力成为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等无形的“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发展摆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第一,要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二,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要积极建设和谐文化,推动形成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第四,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五,要着力推进文化创新,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发展活力;第六,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第七,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036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同时,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这一精神,既要深刻认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又要把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现代政府的显著特征。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标志是:( 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作为人民政府的基本要求,作为政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在机构设置、职能确定、资源配置等方面,注重和强化公共服务,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公用事业、社会治安等,不断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3 )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推进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4 )健全公共政策体系,维护、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应当为全社会成员创造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应当实现均等化,体现普遍性和公平性。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037)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下,在城乡基层单位和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民主制度。它是群众身边的民主,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和民主管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直接和具体的体现。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是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二是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三是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四是要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038)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知情权就是了解权、知悉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国家机关掌握的信息享有了解的权利,其本质是对公权力的限制、民众私权的保护,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保障公民的参与权是国家尊重和维护人权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也就是说公民可以依法通过选举、投票、协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批评、建议等各种途径和形式,享有参与权。表达权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涵盖宪法所规定的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以及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自由,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控告的权利等。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公民参政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表达权、重大事情决定权等权利一样是公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主要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检举权等等。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我国人民民主权利的一次重要充实,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一次重大转折,标志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质性进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039)

2010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的。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的问题提出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04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一,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第二,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04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分别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实践充分证明,物质文明建设不仅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而且与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一些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04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是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理论上的最大亮点,是指导我国今后优化所有制结构的重要方针。贯彻落实好这一方针,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应着力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平等保护物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的。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特别是像保护国家、集体的物权那样平等保护私人物权,有助于完善我国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有助于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

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043)

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和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从总体上看,鼓励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成为中等收入者。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中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思路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可谓一脉相承。而在整个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上,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也有明显的意义。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十七大提出的这个“创造条件”,涵盖了多方面的重要内容。这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证收入可以转化为财产,同时规定通过财产获得收入只要正当就应该得到保护。其次,国家要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包括市场的公平交易机制、抗风险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等;此外,完善相关市场的监管也是应当创造的重要条件,对投资者进行相应的风险教育,也是“创造条件”的重要内容。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04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等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为改变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的状况,就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首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其次,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投入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除免除农业税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外,要尽快构建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逐步提高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要着力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与公共交通、电力供应、农业水利与防灾设施及服务、病虫害防治、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气象和通信设施服务等。第三,应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具有扶贫济困性质的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第四,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好地面向困难群众,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外,还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等。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04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战略构想,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主体功能区布局,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可见,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战略构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具体来说,一是有利于调整产业布局,二是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财政和投资政策,三是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土地和人口管理政策,四是有利于建立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新机制。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已列出部分限制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包括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等,还列出禁止开发区域,其中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3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森林公园565个、国家地质公园138个。公共财政体系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特别是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

八国集团与G20(046) 八国集团(Group of Eight),指的是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加上俄罗斯。在8个国家里,除俄罗斯之外的7个国家是核心成员国,也就是以前的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2010年6月25日至26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八国峰会”结束后,接着又举行了由20个国家首脑参与的高峰会议,也就是“G20”。

“G20”是在原八国对世界经济协调能力日渐式微以及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势头的发展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新因素的出现,二十国集团成员各自面对的情况发生不同变化,出现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成员国间进行合作的政治意愿有所下降。为适应这一变化,多伦多峰会为各国留下了按照各自节奏采取“有差别与酌情而定的”经济政策空间。这在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意义重大。在推动二十国集团机制化方面,多伦多峰会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决定第六次峰会将于2011年在法国举办,2012年峰会将在墨西哥举办。在未来峰会举办国中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身影。在今后世界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必将发挥更大的影响。

“金砖四国”(047) “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s一词,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金砖四国”这个概念最先是在高盛投资银行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2003年主持编写的研究报告《金砖四国之梦:通向2050之路》中提出的。这份报告的观点是:“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在2050年将超越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最富有的国家。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048)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其目的是号召全世界节能减排,尤其是号召发达国家加强限制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碳排放与碳交易(049) 碳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被大多数人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排减,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排减量交易。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为最大宗,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所以统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被称为碳市(Carbon Market)。

次贷危机(050) 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即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提供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但风险也大。这种风险将导致贷款无法回收,抵贷房拍卖资不抵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发源于20世纪末,以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它暴露了金融业监管与全球金融体系根深蒂固的弱点。

关闭

相关新闻

学校微博

最新图文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  |  邮编:410208  |  电话:0731-88458000 88458111(传真) 湘ICP备05002960号 |   技术支持:恒远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