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文: 宋厚盼、刘旺华 来源 : 中医学院

7月25日至27日,以“数智赋能、传承创新”为主题的世界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该会议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和我校联合主办,内蒙古医科大学承办,我校中医诊断研究所和Digital Chinese Medicine杂志编辑部协办。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研究生。

本次大会主席为世界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彭清华教授,开幕式由执行主席、世界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内蒙古医科大学副校长师建平教授主持。

世界中联秘书处副秘书长徐春波代表世界中联总会向大会致辞,他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在会长彭清华为首的第三届理事会带领下,中医诊断专委会理事会在组织队伍建设、开展学术交流、推广科研成果、开展社会服务、科普宣传等各个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内蒙古医科大学校长张晨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伊乐泰分别在开幕式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到呼和浩特参加学术交流,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彭清华在致辞中,向关心和支持世界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的各位同道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集、标注、解释数据,根植经典、回归临床,才能使现代技术真正服务于中医诊断,既保持理论完整,又提升客观化与标准化水平。中医诊断学从来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它连接着中华五千年文明与全人类健康福祉。面向未来,学会愿以更开放的胸襟深化国际对话、多学科对话。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学术年会为新的起点,共同携手推动数字科技与岐黄之术深度融合,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本次大会学术氛围浓厚,来自中国、美国、马里、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深专家为中医诊断学术发展带来了最前沿的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岐黄学者彭清华、李灿东、那顺达来、陈家旭以及师建平教授、沈剑刚教授、迪亚拉博士等8位学者作主题报告;专家论坛中,李炜弘、董昌武、胡志希、张启明、丁长松、程绍民等29位专家学者共同分享了中医诊断学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研讨了热点问题。本次会议还设立了研究生论坛,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10名研究生作了相关报告。

责编:彭莫凡

一审:彭莫凡

二审:闫丽颖

三审:廖娟

关闭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  |  邮编:410208  |  电话:0731-88458000 88458111(传真) 湘ICP备05002960号 |   技术支持:恒远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