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6日,我校药学院组织50余名师生组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新化县坪塘村和油溪桥村,通过义诊服务、中药材产业调研、中医药文化普及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医药学子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

活动期间,由药学院联合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7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为村民提供中医诊脉、针灸推拿、健康咨询等专业服务。据统计,两天累计接诊1000余人次,免费发放价值30余万元的常用药品及生活物资,真正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健康服务零距离”。

弘扬民族瑰宝,传承经典智慧。实践团精心设计了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包括中药材辨识、养生故事讲解、中药香囊制作、八段锦教学等环节。志愿者们为留守儿童开展中医药文化趣味课堂,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我们通过互动体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他们心中播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也在彼此的互动中收获了成长的力量。”志愿者易佳辉表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实践团围绕玉竹、黄精等产业种植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就规范化种植技术提升、初加工环节优化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建议,还走访特困供养户、独居老人等数十户家庭,送上米面油和日常药品,既以物资纾困暖民心,更以健康调研明方向,为后续技术帮扶与医疗助老奠定坚实基础。

岐黄之香沁润三湘,青春之力助力振兴。据悉,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累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和生活物30余万元资,爱心义诊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中医药文化惠及基层百姓;特色支教将中医药知识传播,让文化传承积蓄新生力量;暖心走访将村民需求精准对接,让帮扶蓝图得以绘制。

此次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医药文化扎根乡土、青年践行使命的生动写照,既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更展现了新时代中医药学子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责编:彭莫凡
一审:彭莫凡
二审:闫丽颖
三审: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