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至19日,我校成功举办“临床医学专业附属/教学医院师资培训暨2022版临床课程教学大纲、实习大纲修订与研讨会”。本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共吸引各附属、教学医院600余名临床教师参会。副校长喻嵘参加活动。

喻嵘在致辞中强调,临床教学质量是医学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要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临床教学同质化标准体系,实现各教学基地教学水平均衡发展;二是构建“教学-督导-反馈”闭环质量监控机制,强化过程监督与反馈;三是深化医教协同,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会上同时宣读了《临床医学专业附属/教学医院基层教学组织活动管理规定》,并对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标准进行权威解读。

首日议程聚焦教学、实习大纲修订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黄颖教授作《数字赋能基层教研室建设》专题报告,分享智能化教学平台建设经验。随后开展分组研讨:5个学科组(内科、外科、儿科、传染病学、临床技能)开展2022版教学大纲修订;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组织附属医院教学管理干部、学科教师代表进行实习大纲修订,围绕实习流程优化、技能考核标准化等形成改进方案。

次日培训着力临床教学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向阳教授通过专题讲座《理解临床思维,临床思维的教学》与《临床思维的评价和指导》,系统解析临床思维培养路径及评估方法,指导教师运用评估工具诊断学生思维短板,现场互动热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学团队开展联合授课:张媛媛教授作《临床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解析“分层案例库”建设路径,吴芸副教授主持《PBL课程设计与实施》工作坊,指导参训教师分组开发教案,并重点研讨问题设计、学生主导及跨学科整合等关键环节。
本次会议成功构建了院校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为临床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培养方案,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临床教师队伍,强化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输送更多卓越医学人才。
责编:闫丽颖
一审:闫丽颖
二审:彭莫凡
三审: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