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6月10日电 抱着孩子来参加毕业典礼的夫妻档博士,年逾古稀的硕士研究生,肤色各异的留学生,齐聚一堂,共同收获多年来中医学习的成果。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7届学生毕业典礼格外引人注目。
夫妻档博士携子参加毕业典礼 被誉为“人生赢家”
“他们可真是人生赢家啊。”在湖南中医药大学2017届国际教育学院的毕业典礼上,一对抱着小孩的夫妻,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就是谭伟民、文诗泳。
夫妻都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博士,育有两个孩子,分别就职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临床教研中心和香港卫生署中医药事务部,“人生赢家”的称号显得名副其实。三年的求学经历,给这对“人生赢家”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3年,在香港就读的谭伟民和文诗泳,听了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刘塔斯教授六个星期的课程后,便对中医迷恋得不可自拔。“当时刘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传授中医鉴定知识,并展示很多独特的鉴定方法,让我们认识到内地在中医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那时候我们决定,一有机会就来内地学习中医。”谭伟民回忆到。
六个星期的授课结束后,刘塔斯回到湖南,依然和谭伟民、文诗泳保持联系,并不时进行交流。终于,在2014年,夫妻俩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成为刘塔斯最后一届关门弟子。
“他们夫妻俩来学校时,孩子已经出生,他们这三年不断往返于湖南和香港。一来学校,经常学得忘记时间。有一次,他们俩学习到半夜,教室门关了都没发现,因为急着回香港,最后是从窗户爬出去。”刘塔斯回忆起这对学生三年来的学习,表示很赞许。
谭伟民说,自己不是内地人,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的差异,成为学习中医时的一大困难。不过,作为中药师的谭伟民,对中医的发展十分看好。
“现在中医药在香港很盛行,中医药在保健方面效果显著,现在香港有18家中医教研中心。香港的很多年轻人从以前不看中医,到现在的相信中医,这说明中医药正展示出它的魅力。”谭伟民信心满满。
古稀之年赶赴湖南求学 中医医术远播海外
2013年,已过古稀之年的苏金春下了人生一个重要决定,离开台湾,去内地学习中医。
“我以前在台湾从事西医药师工作,时间久了,发现中医在慢性病治疗,以及推拿方面有独特的功效,便中途去学习中医。”苏金春回忆着自己的从医经历。
2013年,苏金春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攻读骨伤科硕士研究生。“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想自己的中医医术更上一层楼。”苏金春说,年龄并没影响到自己的中医学习,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学得比较轻松。
目前,苏金春已在马来西亚开了一家中医医馆,“中医现在在国外都很盛行,受到很大的认可。”在行医和学习之余,苏金春还出版了《中医筋伤学》《推拿学》《筋伤临床168问》三部医书,现在正计划着写自己的第四部医书。
校长讲述中医医德 做中医药传承者
“在座诸位都是未来中医药光荣的使者和传承者。唐朝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曾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精”,要求医者有精湛的医术,因为中医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个要素是“诚”,从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心怀,要有“大慈恻隐之心”,方能“普救含灵之苦”。望诸位前行之路莫忘“精诚”,凭借一技之长,安身立命,救死扶伤”。
在毕业典礼上,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秦裕辉在毕业致辞中,祝愿毕业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帆风顺,并希望他们能“学习以恒”、“做事以敬”、 “待人以诚”。
湖南中医药大学是湖南省最早招收留学生和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不少留学生不远万里来此学习中医,遍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英国、美国、巴基斯坦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中医国粹声播海内外。(李芳森 张觅)
http://hn.people.com.cn/n2/2017/0610/c336521-3030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