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湖南中医药大学:父子、母女、兄弟博士齐毕业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10日文: 刘怡斌 张觅  来源 : 红网

(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廖端芳为陈柔静博士颁发毕业证。)

(来自马来西亚的陈柔静、孙薇思母女。)

(博士研究生毕业的黄保国、黄保民兄弟。)

红网长沙6月9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刘怡斌 通讯员 张觅)今天上午,湖南中医药大学在含浦校区体育场举行了2015届学生的毕业典礼。在此次毕业的学生中,有几对博士毕业生显得非常特别——他们就是来自台湾的蓝文昌、蓝培晏父子,来自来马来西亚的陈柔静、孙薇思母女,黄保国、黄保民兄弟。

蓝文昌先生出生在1948年,现年67岁,来湘读书之前,在台湾经营一家药厂。为了提升自己在中医中药方面的知识,从2008年起,他就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读硕士研究生,一直念到博士研究生毕业。他不仅自己坚持修完课程,同时还把在美国读完工商管理本科的儿子蓝培晏带来湖南一起读研读博,也是今年一起毕业,并一齐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学位。深造七年,他表示收获很大,静下心来学习到了不少知识,回到台湾之后,父子俩会继续从事药厂和生物科技方面的工作。

出生于1957年的陈柔静现年58年,女儿孙薇思35岁,母女俩在马来西亚开了一个“静思康复之家”的中医诊所,诊所名便是分别取自于母女俩的名字。据陈柔静介绍,她一直对中医非常感兴趣,而女儿对中医的兴趣也是源自于她的耳濡目染。她们加入了马来西亚中医师暨针灸联合总会,跟着前辈们潜心学医,为了学到更精纯的中医,她们一同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习。今年,母女俩一齐毕业,双双获得针灸推拿学的博士学位。孙薇思还有个妹妹,妹妹也在认真研习中医。母女俩表示,希望把中医药文化和针推手法带回马来西亚,更好地传承下去,并把诊所办得更好。

“兄弟”博士中的哥哥名为黄保国,出生于1968年,是马来西亚中医师暨针灸联合总会的会长;弟弟名为黄保民,出生于1971年。兄弟俩获得的博士学位是中医骨伤科。黄保国表示,来到湖南,感到非常的亲切,在学校的学习也很是愉快,他希望把所学到的中医文化和中医技能带回马来西亚发扬光大,也希望与湖南中医界保持更紧密的交流合作。

湖南中医药大学是湖南省最早招收留学生和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被列为教育部49所“对港重点教育交流项目高校”,留学生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美国、捷克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次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共有36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其中最大年龄为出生于1943年,现年72岁的台湾博士杨仲杰,最小年龄为出生于1980年的孙薇思。此外,国际教育学院分别还有21位硕士、37位本科生毕业。

链接:http://hn.rednet.cn/c/2015/06/09/3704474.htm

相关报道:

湖南日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产生3对“特别博士”

父子、母女、兄弟齐戴博士帽

湖南日报6月9日讯 (记者 左丹 通讯员 张觅)今天上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侨留学生毕业典礼上,出现了3对特别的博士毕业生——他们既是同学,又分别是父子、母女和兄弟。 一起毕业的“父子博士”来自台湾。父亲蓝文昌,67岁。儿子蓝培晏,38岁。父子来湘读书之前,在台湾经营一家药厂。2008年,蓝文昌慕名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求学,同时,父亲把在美国读完工商管理本科的儿子带来湖南一起读研读博。经过7年攻读,父子俩双双获得了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学位。“在长沙,我们不仅学到了中医药知识,而且父子感情更深了。”蓝文昌说。

一起毕业的“母女博士”来自马来西亚。母亲陈柔静,58岁。女儿孙薇思,35岁。母女在马来西亚开了一家“静思康复之家”的中医诊所。2012年,她们一同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习。今年,母女双双获得针灸推拿学的博士学位。

今天一起毕业的还有一对“兄弟博士”。哥哥名为黄保国,是马来西亚中医师暨针灸联合总会会长,弟弟名为黄保民。兄弟俩双双获得中医骨伤科博士学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是全省最早招收留学生的高校之一,留学生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美国、捷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次该校国际教育学院共有36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35岁。

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5-06/10/content_981218.htm?div=-1

关闭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  |  邮编:410208  |  电话:0731-88458000 88458111(传真) 湘ICP备05002960号 |   技术支持:恒远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