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学术经验及疑难病证现场诊疗研修班举行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6日文: 黎柳 李点 尹周安  来源 : 湖南中医药大学

11月7日至8日,由我校、深圳颐仁中医基金会主办,我校中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熊继柏名医工作室承办,中医书友会、湖南泓仁中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熊继柏学术经验及疑难病证现场诊疗研修班”在美丽的星城长沙顺利开班。我校熊继柏教授、副校长何清湖教授,深圳颐仁中医基金会长孔飙先生、我校中医学院总支刘富林书记、中医学院院长喻嵘教授、方剂学科学术带头人袁振仪教授等莅临开班仪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拔尖人才等约200余人参加本次研修班的学习。

本次研修班经过周密的筹备工作,在众所期待中顺利开班。开班仪式由喻嵘主持,何清湖致辞,孔飙发言,随后全体嘉宾及学员合影留念。首场由熊继柏教授主讲“中医怎样诊治疑难病”,其中重点介绍疑难病的三大特点:症状奇特、难以诊断、久治无效,强调熟读经典以利于辨治疑难病证。熊教授结合自身近60年的丰富临床经验总结、分享精彩疑难案例,总结了诊治疑难病的4个原则:抓住主病主症;详查脉色形候;辨识病性病位;辨证选方用药。

本次研修课程最吸引人、最具特色的环节是“熊继柏教授疑难病证现场诊疗”,边看病边讲解诊治思路,熊教授思维敏捷,幽默风趣,让患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诊疗,尤其是将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学,让全体学员在课堂实战中真正体验中医在辨治疑难病证的思维过程,方证对应,用药精当。

方剂是中医治病的主要形式,其核心理论是“配伍”,研修班邀请了袁振仪教授主讲的“‘配伍’在遣药组方中的意义”,重点讲解配伍的目的是要实现“增效减毒”,袁教授通过列举大量方剂,诠释各类方剂中的药物配伍意义,如:当归、芍药、桂枝、麻黄、柴胡等药物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生动鲜活,深入浅出,风趣深刻。使学员们意识到真正的中医是要“开方”而不是“开药”。

本次研修班还邀请到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研究室主任、岐黄国医书院院长姚梅龄教授主讲“妇人‘腺肌症’中厥阴阴阳错杂证辨治”。姚老通过介绍“腺肌症”,“厥阴阴阳错杂证”以及“腺肌症”中厥阴阴阳错杂证的特殊性,列举临床中大量实战案例,完整的原始病例保存让学员们得以更全面还原当时病情,以大量实例证明中医的显著疗效。

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为学员主讲“浅谈咳嗽六经辨治的思路”。诸病易治,咳嗽难医,李教授结合临床详细分析探讨六经咳嗽的症状表现,现场分享了大量根据六经辨治咳嗽取得疗效的案例。

关闭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  |  邮编:410208  |  电话:0731-88458000 88458111(传真) 湘ICP备05002960号 |   技术支持:恒远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