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我校在第三教学楼学术报告厅召开首届学科建设大会,全面总结“十三五”以来学科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深刻分析新发展阶段学科建设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全面部署新一轮学科建设。全体在家校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校党委书记戴爱国作题为《做优做特做实做精做大做强》的讲话,对学校新一轮学科建设作出深刻分析与战略部署。戴爱国提出,学校要始终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理念,以“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与一流中医药学科”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突出中医药特色,推进医、理、工、管、文交叉融合,构建具有世界格局、中国气韵、湖湘特色的学科体系。戴爱国指出,一是要深耕特色,做优做特“学科特色”,要在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向上突出特色;二是要深化改革,做实做精“学科内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以产学研结合为发展抓手,更好地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健康中国、健康湖南和中医药强省战略服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是要聚指成拳,做大做强“学科集群”,要打破中医药与西医药、医药类与非医药类的壁垒,促进学科间的大集聚、大交叉、大融合,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要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催化剂”,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促进中医药学与工科、理科、文科交叉融合,打造交叉特色学科群,要积极培育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兴学科增长点,提前布局中医疫病学、中医体质学、中医人工智能等新兴特色学科,促进形成一批新兴特色学科群。
他希望全体师生员工以首届学科建设大会为新起点,奋力开启新一轮“双一流”新篇章,以更高的效率、更实的举措、更准的机制、更优的人才、更大的平台、更好的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湖中医大新的更大的贡献。
校长易刚强作《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指出,“十三五”以来,学校以学科建设为抓手,聚焦主业、深耕特色,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强特色、创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各项事业取得良好成效,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易刚强认为,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学科方向凝炼亟待优化、人才梯队结构亟待完善、高水平成果亟待突破、体制机制亟待加强。易刚强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再出发、踏上学科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一是要提高认识,确立学科建设的核心地位;二是要审时度势,敏锐把握学科建设的时代要求;三是要聚焦关键,全面提升学科建设的内涵质量;四是要深化改革,全面激发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五是要层层推进,优化治理,全面构建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格局。
会议还表彰了“十三五”学科建设先进集体、宣读了《关于公布湖南中医药大学“十四五”重点学科的通知》,举行了“十四五”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书和“揭榜挂帅”项目签约仪式。学科带头人代表、副校长彭清华教授、裴刚教授,“揭榜挂帅”负责人代表喻嵘教授、邓桂明教授作表态发言。
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学科建设论坛上,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王红冰、中南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武明花、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袁强、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孙秀兰先后作了学科建设讲座专题讲座,为我校学科建设的顶层布局、改革思路等提供了有益启发。
学校全体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学科秘书,临床医学院和口腔医学院院长、科教科科长;附属医院挂职副院长;二级学院教师代表、科教管理人员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