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一场以“健康护眼科普先行,中西结合防治眼病”为主题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在长沙市学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岐黄学者、我校教授彭清华带领科普工作室团队,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防治原则,创新构建了“防-筛-治-康”全链条眼健康服务模式。
活动现场根据服务流程科学划分为四大功能区——科普咨询区、筛查区、诊疗区、中医特色服务区。各区域环环相扣,形成了完整的中医眼健康服务闭环。
防:未病先防,固本培元

在科普咨询区,团队深入践行“上工治未病”的预防理念,通过自编的护眼宣传手册、原创科普视频和生动的讲解,将专业的眼病防治知识与中医节气护眼方法生动呈现,引导居民理解“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树立“防优于治”的健康理念,并学会根据四时变化调整起居饮食,从生活源头固护眼目精气。
筛: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筛查区作为“既病防变”的关键环节,依托全自动验光仪、眼压计、裂隙灯等专业设备,由12名眼科硕博士为居民开展系统性筛查。现场数据反映出值得警惕的用眼习惯:在接受筛查的60岁以上居民中,每日使用电子屏幕超过6小时者占比达41.67%,75%的居民自述存在眼干涩症状。更有一例长期眼胀的居民,经细致检查后被提示为疑似青光眼。团队迅速响应,不仅为其解析病情风险,更现场制定了个体化的诊疗与转诊方案,真正将“见于未萌、止于未发”的中医防治理念落到实处,实现了从细微征兆中识别隐患、在疾病初期阻断发展的防控目标。
治:辨证论治,四诊合参

在诊疗区,彭清华教授通过“望其神、闻其声、问其症、切其脉”进行中医四诊合参,细致辨析其病机证候。同时,他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特点与临床表现,精准立法,为其开具个体化中药方剂,充分展现了中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精髓。
康:内外兼调,巩固疗效

在中医特色服务区,团队针对干眼症患者提供了专利方——密蒙花颗粒剂超声雾化熏眼治疗。该方由彭清华教授团队研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雾化熏蒸的方式直达目窍、清肝明目。现场体验的干眼患者普遍反映,眼部干涩症状在治疗后获得即时、明显的缓解。在此基础上,团队还根据中医辨证,为不同体质居民提供了个性化的药食同源调理方案及穴位按压指导,通过内外兼治的多重手段巩固疗效,筑牢“瘥后防复”的最后一环。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将源远流长的中医智慧与现代眼健康管理深度融合,通过“防-筛-治-康”全链条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便捷的眼健康服务,更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眼病防治路径,为基层眼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湖中医方案”,让千年中医智慧在当代社区健康服务中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