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你一起,让湘莲重生——六年间,他们从实验室走向万亩荷塘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2日文: 来源 :

当第一届湖南省金种子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湖南中医药大学“荷你湘莲”项目赫然在列,团队师生忍不住相拥鼓掌——这掌声里,藏着六年来顶着烈日穿梭荷塘的汗水,藏着深夜实验室里反复调试的执着,更藏着一群大学人用创新创业热情唤醒千年贡莲、累计带动2000余农户实现人均年增收4万元的硬核成果。这支以“荷你湘莲”为名的队伍,从课堂走向田间,用科技为笔、乡土为纸,在湘莲产业的困境中开辟出振兴之路,让有着近2000年种植历史的“寸三莲”——这颗曾贵为明清贡品的“湘莲之皇”,重获勃勃生机。

贡莲遇困青春踏埂来

故事开端并非冰冷的实验室数据,而是一堂让团队成员刻骨铭心的“田间实践课”。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一支创新创业团队思考:“我们学中医药,能否让老祖宗的智慧在田间焕发新生?”这一想法让指导老师陈雅玲决定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真实乡村。

同年盛夏,陈雅玲率队首入湘潭县花石镇万亩荷塘。团队核心成员十余人,累计组织71人次参与调研,初到当地,听不懂的方言、分不清的莲田埂垄,让实验室里的“学霸”手足无措。更揪心的是莲农的愁容,周大伯蹲在田埂上,攥着腐烂发黑的种藕,无奈道:“20亩湘莲因腐败病绝收,这可是全家一年指望啊!”

此刻,学生们才懂课堂上学的“《千金方》中记载的‘脾之果’”,在病害面前如此孱弱——湘莲腐败病田间发病率27.6%,传统品种病株死亡率11.2%,种质纯度下滑致药企缩减采购,莲农陷入“种不优、病难防、价暴跌”循环。

返程时,学生们决心用中医药知识帮莲农,“荷你湘莲”团队雏形就此诞生。

荷间研技古智融新方

“从实验室到田间,每一步都得走扎实!”陈雅玲老师的这句话,成了团队创新创业路上的“指南针”。

为摸清寸三莲品质下滑的根本原因,师生们组成调研小组,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奔赴福建浙江等4省7地的湘莲产区。白天,他们跟着莲农下田挖种藕、测土壤,常常顶着38摄氏度的高温;晚上,就在房间里整理问卷、召开讨论会,常常忙到深夜。

正是这份执着,让团队在反复试验中找到了突破口——将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在陈其华博导和陈絮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发挥多学科优势: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负责病原菌检测,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深挖“治未病”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梳理产业数据。他们构建起湘莲基因指纹谱,首次发现37%样本存在杂交污染,更创新开发出寸三莲纯度基因SNP标记组,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品种鉴定周期从2年大幅缩短到3个月。

针对病害问题,师生们反复调试,最终打造出“扶正祛邪”三段式无菌处理技术。每一个技术参数的确定,都凝聚着师生们上百次的试验——有次为了验证“温汤浸种”的最佳温度,同学们接力在实验室守了三天三夜,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种苗状态,终于确定40-50℃的最佳区间。

试验田种苗赢农心

“对于我们大学生创业团队来说,取信于民始终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也是最大的考验。” 团队成员张好同学记得,第一次向莲农推广无菌种藕时,不少人连连摆手:“你们这些伢子没种过莲,万一新种苗不结莲,我们一年的辛苦不就白费了?”

如何让农户们面对更换新种藕带来的产量风险还愿意尝试,成了团队反复琢磨的难题。

为打消农户顾虑,团队在花石镇流转2亩莲田建立“试验示范田”,还立下“亏损团队承担,盈利全归农户”的军令状。

春耕时,学生们每天清晨就到田里,帮着翻耕、栽苗,手把手教农户用“三段式”技术处理种苗;盛夏病虫害高发期,他们背着喷雾器穿梭在莲叶间,现场演示中药制剂的使用方法;台风来临前,又和莲农一起加固田埂、遮盖种苗。

莲农周建国起初抱着观望的心态,直到看到试验田里的莲叶比自家田里的更绿、更壮,莲蓬也结得更密,才主动找上门:“伢子们,明年我也想试试你们的种苗!”

莲乡育匠产业启新

“科研成果不能锁在抽屉里,要变成莲农手里的‘金钥匙’!”“荷你湘莲”团队秉持此理念,2025年7月在学校支持下成立湖南谷语清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学生团队转型为创业公司,助力技术规模化落地。

为打通产业链条,团队核心成员郑岩和张好同学主动对接企业:带数据多次拜访湖南和亿莲业,用实地考察与产量对比说服对方签约,首批订购50亩无菌种藕;寒冬赴张家界与华米新粮食敲定技术合作,以诚意和专业打动对方。

助农过程中,团队首创“三一助农”模式,累计组建了62人的“暖心乡村振兴官”队伍,实行“一村一示范、一户一档案、一社一对接”的方针,为农户建立档案、定期进行指导,还为困难户提供定制化帮扶。截至2025年10月,项目覆盖1575亩莲田,帮扶2000余人次,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

六年来,多专业学生在田间完成特殊“社会实践课”,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能力。团队还获得多项学术成果,包括6篇SCI论文、8项专利,相关技术被写入种植手册。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累计带动和影响2800余人次就业,不少莲农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反哺乡亲。

“在田里教莲农种莲的日子,比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更让我有成就感。”团队成员周宇倩从最初计划考研深造到主动申请驻村帮扶,她说“当看到莲农捧着莲,畅怀大笑,我突然明白,最好的‘研究成果’应该长在泥土里。”

万亩荷摇青春立远誓

如今再走进花石镇的万亩荷塘,当年那20亩试验田已扩展成连片的优质莲田。阳光下,陈雅玲老师和何运生老师带着学生们正在给莲农讲解秋季莲子采收后的田间管理技巧,笑声与莲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悦耳。

团队的创新创业热情丝毫未减。

“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让寸三莲香飘更远!”大家早已规划好未来的蓝图:2026年,联合企业建立200亩核心示范基地,目前已有20多名学生主动报名负责基地运营,他们还计划开设“莲农培训班”,把技术教给更多人;预计2027年,推进“湘莲西移”计划,在云南、贵州的山区试种300亩,师生们已开始查阅当地土壤、气候资料,制定适配的种植方案,打算在当地也建立试验田,让信任的桥梁延伸到更多地区……

从一堂田间实践课点燃助农初心,到试验田搭建起实验室与莲田的信任桥梁,再到师生协作攻克技术难关、成立公司服务产业,“荷你湘莲”团队用六年时间证明,大学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不仅能在实验室里结出学术硕果,更能在乡村振兴的土地上,浇灌出千年产业的新生。

当青春的足迹印在莲田埂垄间,把理想的种子播撒在乡土大地上,“寸三莲”这颗千年贡莲,也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光芒,也让青春的誓言,伴着荷塘的清香,代代传递。

关闭

相关新闻

学校微博

最新图文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  |  邮编:410208  |  电话:0731-88458000 88458111(传真) 湘ICP备05002960号 |   技术支持:恒远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