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为桥 雪域传情 我校第二附属医院谭涛获评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6日文: 闫丽颖 来源 : 宣传统战部

10月15日,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主持,省政协主席毛万春,省委副书记、岳阳市委书记谢卫江等省领导出席。

会上宣读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我校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主任医师谭涛教授光荣入选,成为70名模范个人之一。这位用银针搭建湘藏情谊桥梁的医者,在雪域高原书写的民族团结篇章,正被更多人熟知与铭记。

夫妻接力接过援藏的“生命火种”

2016年,谭涛的丈夫作为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干部奔赴高原。三年间,书信中藏族同胞的淳朴面庞与缺医少药的困境,在她心中深深扎根。2019年,她毅然接过援藏“接力棒”,成为第九批医疗队员,将9岁女儿托付家人,义无反顾踏上前往山南市藏医医院的征程。临行前家人的叮嘱“医者无界,心系同胞即是家”,成为她三年援藏路的精神指引。

扎根高原打造藏中医融合的“明星科室”

初到海拔3700米的山南,外治科仅有1间诊室和1名医生。谭涛白天接诊患者,夜晚深耕《四部医典》,创新融合中医针灸与藏医火灸、放血疗法,构建起独特的藏中医结合诊疗体系。2019年9月,她用温针灸配合“霍尔麦”疗法治愈一名患5年顽疾的患者,首面锦旗自此高悬诊室。

三年间,她六次奔赴海拔5000米的牧区义诊,在零下20℃的雪原跪地施针;主导筹建藏中医专家工作室,争取百万资金引入先进设备,让科室床位增长83%,日均接诊量突破70人次,成功将原本发展滞后的外治科打造成西藏藏医药重点推广科室。援藏期间,仅针灸治疗就达9700余人次,各族患者送来的双语锦旗挂满了诊室的白墙。

师徒传承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谭涛始终以培育本土医疗力量为己任,与5名藏族弟子签订“师带徒”协议。她自编双语教材,创新“病例标本教学法”,曾以自身淋巴结肿痛为实例授课;严格要求弟子掌握解剖知识,累计赠书200余册。

离藏时,弟子旦增索南已升任科室副主任,团队实现完全本土化运营。受她的感召,同事张鹏接力成为第十批援藏队员,将这份医疗大爱继续传递。如今,她当年培育的弟子们正将藏中医结合诊疗规范推广至青海等藏区,让高原上的医疗火种持续燎原。

薪火永续架起湘藏医疗的“连心桥”

援藏期满,谭涛体重骤降20斤,怀揣着两封未寄出的遗书返回湖南。但她与雪域高原的羁绊从未中断,作为湖南省中医院专家,她坚持远程指导山南诊疗工作,持续推动“湘藏医联体”建设。2023年,她促成西藏首个藏中医结合重点专科立项,每年安排藏族医护人员赴湘进修,对来长沙学习的嘎玛央金等同志进行手把手临床带教。

从大学时凌晨五点就借着灯光苦读的“狠人”医学生,到工作中敢用针灸急救高血压急症的突破型医生,再到雪域高原上守护各族同胞健康的援藏先锋,谭涛用数十年的坚守诠释着医者仁心。这枚跨越湘藏的银针,不仅治愈了无数患者的病痛,更编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动人纽带,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高原上绚烂绽放。

责编:彭莫凡

一审:彭莫凡

二审:闫丽颖

三审:廖娟


关闭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  |  邮编:410208  |  电话:0731-88458000 88458111(传真) 湘ICP备05002960号 |   技术支持:恒远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