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3日文: 孙贵香 来源 : 中医学院

9月19—2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我校与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本次年会以“新时代治未病与健康中国建设——理论创新、临床实践与学科发展”为学术主题,汇聚全国治未病领域专家学者1000余人,围绕学科前沿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治未病学术体系构建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国辰,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孙涛,我校党委书记戴爱国,湖南省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郭子华,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何清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庄乾竹,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主任委员、我校副校长刘富林,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治未病发展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在川等出席活动。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朱爱松主持。

大会开幕之际,戴爱国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并向莅临的领导、专家和同仁表示诚挚欢迎。他强调,湖南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始终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在中医治未病领域更是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推动学科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他表示,我校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为分会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和保障,共同推动中医治未病事业的国际化进程,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在主论坛学术报告环节,孙光荣、何清湖、张晋、刘继洪四位专家围绕治未病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凸显学术前瞻性与实践指导性。年会还设置5场专题分论坛,聚焦治未病领域关键科学问题与实践难点,形成系列学术共识。

年会同期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换届选举会议及党的工作小组换届会议。我校副校长刘富林当选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孙贵香教授当选第三届委员会秘书长。

闭幕式上,刘富林指出,本次年会通过换届选举强化了学术引领团队,依托主旨报告与分论坛形成多项重要学术成果,包括《治未病学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6-2028)》初稿、《膏方治未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讨论稿等。未来,分会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化多中心学术合作,推动治未病理论创新、技术研发与标准制订,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智慧与学术力量。

据悉,我校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主委单位,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平台,成功获批国内第一个中医亚健康学博士点,开设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并构建“理论+实训+临床+科普”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目前,围绕中医治未病人才需求,我校已经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人才培养结构;同时我校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是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国家级中医治未病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是国家重点专科……这些成果的取得,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闭

相关新闻

学校微博

最新图文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  |  邮编:410208  |  电话:0731-88458000 88458111(传真) 湘ICP备05002960号 |   技术支持:恒远翼展